秋韵渐深,立秋时节养生之道不可或缺
- 2024-08-07 10:00:17
- 来源:
- 神草传奇养发馆
- 0
摘要: 秋风轻拂,一叶飘零,万物仿佛在这一刻被秋的气息所触动,杜牧笔下的“风吹一片叶,万物已惊秋”,正是对这初秋景象的生动描绘。而在异乡孤独的夜晚,游子心中的愁绪随秋意更浓,“独夜他乡泪,年年为客愁”,道出了
秋风轻拂,一叶飘零,万物仿佛在这一刻被秋的气息所触动,杜牧笔下的“风吹一片叶,万物已惊秋”,正是对这初秋景象的生动描绘。而在异乡孤独的夜晚,游子心中的愁绪随秋意更浓,“独夜他乡泪,年年为客愁”,道出了无尽的思乡与漂泊之感。
立秋:秋天的启幕
立秋,作为秋季的序曲,标志着暑去凉来的转折。尽管白日依旧炽热,但夜晚的凉风已悄然带来秋的信息,预示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启。从此,天气日渐凉爽,我们不禁要问:送夏迎秋,你是否已准备好迎接这多彩的秋季?
立秋三候,自然更迭的细语
古人智慧地将立秋分为三候,每一候都是大自然变化的微妙体现。一候凉风至,西风带来丝丝凉意,暑气渐消;二候白露降,昼夜温差增大,清晨露珠晶莹,点缀大地;三候寒蝉鸣,寒蝉感阴而唱,预示着夏天即将成为过去。
立秋习俗,文化的传承与庆祝
立秋节,又称七月节,是民间庆祝秋天到来的重要时刻。在这一天,农村有预卜天气凉热的习俗,还有以西瓜、四季豆尝新、祭祖的传统。而秋忙会则是为即将到来的农忙季节做准备,人们聚集交流,交换物资,热闹非凡。此外,食秋桃、贴秋膘、啃秋等习俗,各具特色,展现了人们对秋天的热爱与期待。
立秋养生,顺应时节的智慧
立秋虽至,夏日暑热并未完全褪去。三伏中的末伏仍在其后,空气也愈发干燥,润燥养肺是此时养生的重点。
1、润肺柔肝,养阴清燥
秋季干燥,需要润燥、养阴、润肺。可适当食用如芝麻、蜂蜜、百合、杏仁、乳品等柔润食品,益胃生津,有益健康。
秋天易燥,宜多喝水、粥、豆浆,多吃些萝卜、莲藕、荸荠、梨等,润肺生津。
燥气伤肺,耗人津液,引发口干、唇干、鼻干、咽干及大便干结、皮肤干裂等症状。
下列食品可供选择:
1)清热祛燥的粗粮杂豆:麦片、黄小米、玉米、绿豆、白芸豆等。
2)应季的蔬果:萝卜、绿叶蔬菜、芋头、南瓜、梨、柿子、葡萄、柑橘、大枣、荸荠等。
3)滋阴润燥的荤食:鸭肉、河鱼、河虾等。
2、增酸少辛敛肺气
立秋后,应少吃辛味食物。辛味通肺,助长肺气;若摄入过多,易造成肺气太盛,出现上火、便秘等秋燥症状。
适当多吃酸,可收敛肺气、防秋燥。
适当补充水分、维生素和无机盐。
下列食品可供选择:
1)苹果:中医认为,苹果具有生津、润肺、除烦、开胃、醒酒等功用。
2)葡萄:性味甘、酸,鲜食酸甜适口,生津止渴,开胃消食,但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,食多令人腹泻。
3)柚子:性味酸、寒,可除胀、化痰止咳、健胃消食、消肿止痛。
4)柠檬:味极酸,具有生津、止渴、祛暑等功用。
5)山楂:性味酸、甘、微温消积、化痰、解毒、活血、提神、清胃、醒脑、防暑、增进食欲等功效。
3、先调脾胃后进补
1)脾虚者—吃点粥
表现:食少腹胀、食欲不振、肢体倦怠、乏力、时有腹泻、面色萎黄
食补:茯苓饼、芡实、山药、豇豆、小米,健脾和胃。食粥能和胃、补脾、润燥,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,疗效更佳。
2)胃火旺者—吃点苦
表现:平素嗜食辛辣、油腻之品的人,日久易化热生火,积热于肠胃,表现为胃中灼热、喜食冷饮、口臭、便秘等。
食补:适度多摄入些苦瓜、黄瓜、冬瓜、苦菜、苦丁茶等,清泄胃中之火。
3)少吃西瓜多吃豆
西瓜是很好的清热消暑水果。然而经过酷暑的消耗,脾胃多偏于虚寒,因此在立秋之后,要少吃西瓜等瓜果,以免伤及脾胃,引起腹泻。
豆类多具有健脾利湿的功能,正合立秋节气之用。三豆汤不仅能清热解毒,还有健脾利湿的功效,宜继续食用。
4)少吹凉风多安神
秋高气爽,应开始 “早卧早起,与鸡具兴”,保证夜间睡眠,适当午睡。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,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。
此外,在这个时节进行健身锻炼,应该避免运动量过大,活动过于剧烈。
这时就别再过于贪凉了。对于脖子、关节等肌肉量少的部位,最好避免直接吹风。
立秋后要防 “秋老虎”。建议晚间泡脚,能解暑热,有助散热入眠。
5)不可盲目贴秋膘
平时摄入高脂肪、高蛋白食物较多的人群,以及肥胖、营养过剩,并且血糖、血尿酸、胆固醇、血脂都偏高的人群,不宜贴秋膘。
形体偏瘦,食欲不佳的人群,适宜贴秋膘。
选择素食中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,比如豆类和菌类,不仅蛋白质质量高,质量还好。
除此之外,奶制品以及蛋类食品,蛋白质含量也比较高,都可以作为三高人群和中老年人贴秋膘进补的选择。
立秋,是一个充满诗意与希望的季节。在这个收获与感恩的时刻,让我们一同品味秋天的美好,传承文化的精髓,同时注重养生之道,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每一个挑战与机遇。